|
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家風、知禮儀,這也是中華優(yōu)秀文明的體現(xiàn)。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歷史名人因為正直守信、清廉質樸、進取有為而受到世人的贊譽。今天,泓文博雅為大家介紹家風的故事。
對于家風的重要性,習近平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span>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曾用獨服二字來稱贊曾國藩,到晚年后有用最厲害三個字來形容曾國藩。我們都知道曾國藩做官打仗厲害,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本領能使毛澤東給出他這么高的評價?其實就是廣為流傳于世的《曾文公正家書》。對于這本書,毛澤東不僅熟讀并身體力行,在延安時期還曾推薦給黨的高級將領閱讀。為什么會這樣,家風清方能黨風正、民風淳,家訓也可拿來治黨嘛!曾國藩家訓之一的“居官以不要錢為本”就是古今通用的格言。
曾國藩中進士后,官運亨通,十年七遷,于道光二十九年授禮部右侍郎,署兵部右侍郎。他的官是越做越大,但兄弟們的意見卻越來越多,原因就在于錢。曾國藩每年都會寄些銀錢回家,孝敬父母,補貼家用,少則幾十兩,多則一千兩。這也不少了。但當時誰人不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你一個二品大員,位高權重,還比不過一個四品的知府,在家鄉(xiāng)的兄弟不能理解了。他們疑心大哥藏有私財,“厚于妻子而薄于父母兄弟”。曾國藩知道后,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仆人陳升因嫌他家窮,工資低,大吵一架后卷起鋪蓋另覓高枝去了。曾國藩覺得受了欺辱,還賦詩一首《傲奴》。傲奴可以說掰就掰,兄弟可不行。兄弟倒不是嫌他窮,而是認為官越大錢就掙得越多,應該多拿出錢來照顧父母兄弟。
官大就一定錢多,這是什么邏輯?曾國藩回信表明自己的心志:“我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fā)財為可恥。”你們看看天下官宦之家,官二代開始驕縱放肆,繼而閑蕩成性,最終陷入困厄,潦倒終生,大多盛不過二代。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只有耕讀之家、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所以你們不要貪愛奢華,想著做官發(fā)財,要勤儉,習勞守樸。這番言論被曾國荃認為是理學的迂闊之論。曾國荃從軍后,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請假回家,將擄得的錢物運回去,買田起屋。曾國藩告誡說,我從未取軍中一錢寄回家中,你也不許,“弟若聽我,我便感激爾;弟若不聽我,我便恨爾。”口氣已是夠嚴厲。
曾氏兄弟已在軍中為官,將來他們的兒子、侄子也會進入官場,成為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如何保持曾氏家族長盛不衰呢?曾國藩覺得有必要為他們立個規(guī)矩。他根據(jù)自己的閱歷,參酌祖父星岡公的遺訓,編制成“八本”家訓,涵蓋讀書、作詩文、孝親、養(yǎng)生、立身、居家、做官、行軍八個方面,其中做官就是“以不要錢為本”。做官是做官,發(fā)財是發(fā)財,兩者均不可恥,但以做官為發(fā)財之捷徑,獵官摸金,那就可恥了。曾國藩可不是說說玩的,他確實是這么做的。據(jù)曾紀芬回憶:父親在軍時,母親居鄉(xiāng),手中竟無零錢可用,殺一雞之油,還要吃三天,外人都不會相信,以為督撫大帥之家,不應拮據(jù)到這種地步。曾國藩的后人也能牢記“居官以不要錢為本”的家訓。曾紀澤在擔任英法公使時,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曾紀鴻的生活非常拮據(jù),曾托左宗棠向遠在新疆的劉錦棠借錢。左宗棠知道后,對曾氏家風慨嘆不已,自己送了曾紀鴻300兩銀子,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官場現(xiàn)形記》中的坐館塾師王仁曾說,“做了官就有錢賺”。陳獨秀也曾發(fā)出感嘆,中國人滿腦子都是“升官發(fā)財”,如果“用顯微鏡點點驗之,皆各有‘做官發(fā)財’四大字”。在歷史上能把做官和發(fā)財看做兩回事的人并不多,而曾國藩確是典型的一個,他的過人之處就在對家族的長久發(fā)展看的比較遠。
泓文博雅是以“紅木家具為紐帶”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基地,總占地60畝主體建筑面積10余萬平方米,于2013年12月1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館藏紅木家具、陶瓷、國畫、書法藝術等作品近千件,是目前北京地區(qū)展出作品最多、藝術門類最豐富的藝術館之一。
? 泓文博雅郵箱:bj@hongwenboya.com
泓文博雅官網微信:hwbyysg | 泓文博雅官方微博:@泓文博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