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泓文博雅藝術館始終致力于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非遺文化傳承發(fā)展。北京知聯(lián)會黃秘書長帶領王智莉、李煥、劉朝、馬月、王帥等企業(yè)家、藝術家來到泓文博雅藝術館,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fā)展的平臺。
炎炎夏日,書法家王帥贈送書法折扇,手搖折扇翰墨飄香、清風宜人,很好地融合了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王帥清新雅致的毛筆字躍然于扇面,其實對于扇面題字,尤其上骨的扇面書寫,因高低不平,行筆難度很大,也很考驗作者對書法及章法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必須處理好扇骨與書寫內容字數的關系,需周密計算字數,妥善安排在扇骨之間的空白處。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余秋雨《筆墨祭》一文談道:“在毛筆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們的衣衫步履、談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際往來,都與書法構成和諧,他們的生命行為,整個兒散發(fā)著墨香?!痹跉v史長河中,扇面書法已積淀為中國文化的一種符號與元素,扇面書法常見有折扇、團扇兩種,早期書畫家主要使用圓形絹質的“紈扇”,明代“折扇”流行后,紙面折扇上書畫亦成為另一種選擇。贈送扇子是中國文人之間的一種雅事,一扇在手,不只是驅暑納涼,更多的是一種風雅,通過把玩觀賞來陶冶性情。
祥云晴空養(yǎng)心靜,大家參觀了唐卡壇城展,體驗了純手工藏香的制作過程,在展廳中還擺放著一排精品原創(chuàng)手繪絲巾,絲綢上的名家名作、方寸間的絲韻之美,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中國是世界絲綢的發(fā)源地,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絲綢之路上的駝鈴以“真絲”為主的中國服飾文化傳播到了遙遠的西方國家,由此世界因一根瑩亮的真絲和一匹柔美的絲綢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國。
自古以來,帝王用絲綢彰顯其權威,百官用絲綢標識其等級;文人寫下詠嘆絲綢的詩詞,畫家在絲綢制成的絹帛上潑墨揮灑;老百姓向各路蠶神祭祀,祈求蠶絲豐產……在人們眼里,蠶是一種神圣的動物。吐絲成繭,而后化為飛翔的精靈,這是一個美好、圓滿的生命輪回,并賦予絲綢神秘,高貴的人文色彩,使之蘊涵濃厚的哲學意味。
中國文化氣質和深度的設計,在世界舞臺上毫不遜色,而且隨著歲月的沉淀,它的魅力會愈加迷人。泓文博雅藝術館的原創(chuàng)手繪絲巾,以色彩打通世界,以文化撬動市場,以絲巾定義時尚,將律動的中國元素織就于方寸之間。以上等的桑蠶絲制作而成的絲巾配以精美的圖案,使每一條絲巾如同一件藝術品,呈現出獨一無二的魅力,喚起對人們對藝術生活崇拜的浪潮。
一個心地干凈、思路清晰、沒有多余情緒和妄念的人,是會帶給人安全感的,因為他不傷人,不制造麻煩,給人滿滿的正能量;在這個鐘靈毓秀的地方,交流時相互分享如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xù)推動文化繁榮,更好的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今天的活動中書法家用墨水、媒體人用鏡頭、企業(yè)家用產品、藝術家用絲巾勾勒出的這個夏日最美麗的時光,泓文博雅藝術館內這些富有想象力的館藏藝術珍品,在每一次參觀時都洋溢著新時代的魅力,帶給人一種種穿越歷史的永恒美感,歷久彌新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注定將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