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鳳儀先生的思想之所以有其獨到之處,還在于他不僅能夠解答眾人心靈上的疑惑,還可以為人們醫(yī)治各種疾病。在他行走于各地,度世化人期間,他的思想在治療疾病方面見證了奇跡,以至于后來形成了獨家的“性理療病”學說,而且性理講病方法至今仍為臺北萬國道德會的主要醫(yī)療活動。
關(guān)于“性理療病”,先生這樣解釋到:“講病的是一把鑰匙,有病的就是一個鎖頭,我給你開對簧了,嘎叭,就開了。你看得了那么些年的病,幾句話,他就好了。什么原因,這就是性理療病的獨到之處”。
“性理療病”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神奇功效,居然能夠通過區(qū)區(qū)幾句話,就能治好病?這顯然和當下的高科技時代理念格格不入。各種民間資料也有過先生治療案例的介紹,但是其真實性卻尚無考據(jù)。只能在《化性談》中找到一段關(guān)于治病的說法,可以作為“性理療病”的理論依據(jù)來參考。在《化性談》中,先生是這樣展開論述的:
一、人從“三界”而來
“人是三界生的,天賦人的性,地賦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說三界是人的來蹤。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才能返本歸根。人只知有個身我,不知天上有個性我,地府有個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我所講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華”、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
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
道家的“三華”就是性、心、身,性華開天理足,心華開道理足,身華開情理足。
儒家的“三綱”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盡情理有勇。
三界就是三教,儒家從立命做起,道家從煉身做起,佛家從養(yǎng)性做起。
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盡情理要藹和。 ”
二、“三界”不太平就會生病
“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為三界中有三個賊,一稟性(又名氣稟性,指怒、恨、怨、惱、煩而言),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賊,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賊,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賊。
心里尋思別人不對是心病,性里常發(fā)脾氣是性病,心病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過來病就好了。
性界清沒有脾氣,心界清沒有私欲,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沒有福,心不清沒有祿,身不清沒有壽,所以要清三界。 ”
三、如何清理“三界”,遠離疾病
“三界的病我全會治,必須分開三界、清理三曹。身無不良嗜好,身界就沒?。恍臒o私欲,心界就沒??;性無脾氣,性界就沒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藥是沒有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人生要是就是去貪、去爭、去攪,貪的虧天理,欠天上債;爭的虧道理,欠人間債;攪的虧情理,欠陰間債。倘若三個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債,哪能有好結(jié)果?貪就是過,爭就是罪,攪就是孽。
好抱屈傷心,不抱屈保氣保命;好后悔傷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傷身,不怨人保身保壽。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傷了。
我也有三個省,一省性中有沒有脾氣?有人拂逆我的時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沒有偏私?吃虧的時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為正不正當?確實會做什么?這是我的三省。
我也有個三綱領(lǐng),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我也有個八條目:一不貪、二不爭、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著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氣。若能做到,不費金錢、不費力氣,不但成道,還能成佛。
人有三寶就是性、心、身。性屬水、心屬火、身屬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氣,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氣足有發(fā)育、神足有靈。像燒磚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燒,最后用水澆,才能堅固。大家講性心身,講幾遍就等于燒幾把火。講透了“三寶”足,勝享百官之福。
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span>
最后,用一句話概況鳳儀先生的“性理療病”之精髓就是——“化秉性,復天性;解心結(jié),了心??;了心病,去身病?!?/strong>
泓文博雅郵箱:bj@hongwenboya.com
泓文博雅官網(wǎng)微信:hwbyysg | 泓文博雅官方微博:@泓文博雅 |